影音室中喇叭有哪些功效,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!
- 1272天前
影音室中喇叭的基本組成:分音器
接著談到的是分音器。如果您將喇叭箱體拆解,便會看到箱體內除了隔板、單體、或是海綿,還有一些電線、電容、電阻及電感等零件,這些零件即統稱為喇叭的分音器(Crossover),也稱為「分頻網路(Crossover Network)」。
理論上若一個喇叭的單體能將所有頻段完整發出,其聲音聽起來將會更自然,也能避免相位差。但實際若只用一個全音域單體發聲,因為能呈現的頻寬有限,往往會造成高頻不夠清晰、低頻不夠飽滿等問題,反而使音樂失去了活生感、層次感,所以多數喇叭廠商會選擇使用兩個或以上的單體來設計喇叭,就是我們前述的「音路」的概念,而為了減少復數單體間重疊頻段造成的多余振動,這時就必須用上分音器。
以一個兩音路的喇叭為例,設計者會利用分音器上的電容、電阻及電感,把擴大機送來訊號以低通濾波器(Low PASS)、高通濾波器(High PASS),將音頻以上/以下的部分給過濾掉;再將過濾后的訊號傳送給喇叭單體,單體便會各自以該頻段發聲。如果是置于被動式喇叭內、不需額外接電的分音器稱為「被動分音器」;如果是置于主動式喇叭內、采主動電子線路設計者則稱為「主動分音器」。
喇叭的基本組成:端子
至于端子部分,連接喇叭線的端子英文寫為「BINDPOST」,它提供了幾種接法,包括香蕉插、針形插、Y形插、裸線穿過中心孔、裸線圈成圓形鎖緊。一般而言,如果您有常拔插的需求,會建議您使用香蕉插、針形插、Y形插;不過因為插頭也屬于導體的一種,會影響到聲音,不少音響迷都傾向直接以裸線鎖上。
順帶一提,市面上喇叭也??梢妰山M端子的設計,英文稱為「Bi-Wire」。至于為什么要分成兩組呢?以兩音路書架式喇叭為例,它分別對應分音器的高、中低音部分,構成獨立的回圈,能夠避免高、中低音單體間互相干擾,但也有制造廠認為這樣的設計無助提升聲音表現。不過這樣的設計也可以使用雙擴大機(Bi-Amp)驅動,可由兩部擴大機分別驅動喇叭的高、中低音單體,讓它們更能發揮實力。